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D.1964年越南战争
2019-01-30更新 | 137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0-1953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1961-1975年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是二战后冷战(1947-1991年)下的两场“热战”。

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

——百度

材料三   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

——(美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形势产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形势?其结果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者的崛起”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他者崛起”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 . 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A.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5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D.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2011-05-11更新 | 228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