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这体现了
A.局部热战带来世界动荡B.美苏关系实现全面和解
C.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弱势D.大国关系的理性和克制
2 .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淮海战役B.西藏解放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3 . 下图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1917-1963)和赫鲁晓夫(1894-1971)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该漫画反映出
A.美苏开始进入对抗状态B.美苏陷入核对抗的困境
C.美苏军备力量势均力敌D.美苏掌握战后全球霸权
4 . 从1948年8月4日起,苏联对柏林实施全面封锁。美国克莱将军则坚决主张留在西柏林,并声称:“一旦柏林失落,西德便是下一个,如果我们想在欧洲抵制共产主义,我们就不能移动半步……我相信德国的未来需要我们留下来。”这一局势(  )
A.使“冷战”范围扩大到欧洲B.加速了两个德国的形成
C.推动了美苏“冷战”的开始D.迫使美国修筑了柏林墙
2020-0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认为,一个共产党政权不可能支持美国的“领导”地位,而蒋介石又是国民党内能“在战后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唯一领袖”。这样美国政府就把美国战后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与支持蒋介石政权结合起来了。

——摘编自陶文钊《赫尔利使华与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的制定》

材料二   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始建于1961年,其目的是阻止东德民众逃往西柏林。但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美国总统肯尼迪和里根都曾在西柏林演讲,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柏林墙倒塌后,东西德实现统一。

——改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冷战时代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你如何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所示世界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020-02-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两国关系由之前的针锋相对转向相对缓和,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自我控制机制。这重大转折”是
A.越南战争B.修建柏林墙C.朝鲜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7 .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 这场“热战” 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德国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
8 . 20世纪50年代初期,彭德怀说“(_               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文中的空格处应填
A.人民解放战争B.银元之战
C.抗美援朝战争D.米棉之战
9 . 口号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下列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①③②④
10 . 如图是赫鲁晓夫拥抱肯尼迪的漫画,下面的小人物是卡斯特罗。这一事件表明
A.美苏矛盾从此烟消云散B.美苏关系就此握手言和
C.紧张国际局势得以缓解D.小国利益得到充分关注
2020-01-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