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①冷战
②杜鲁门主义
③马歇尔计划
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
A.
B.
C.
D.
2019-11-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这场“热战”
A.北约集团全面参与B.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拖垮了美国的经济D.使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2019-11-02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3 . 左图,右图反映了战后的美国的国家发展状态。右图所示事件在左图中的时段应该是

A.A
B.B
C.C
D.D
2019-10-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同学写作了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用的史实包括:德国一分为二、朝鲜战争爆发和古巴导弹危机。以下标题最适宜的是
A.《战后美国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国际恐怖主义肆虐》
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5 . 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美苏冷战在欧洲加剧
B.亚洲局部热战大范围升温
C.世界多极趋势的出现
D.冷战热战交织
2019-08-22更新 | 19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朝鲜半岛
A.冷战与热战相交织
B.华约与北约的对峙
C.美苏间的直接对抗
D.冷战的重点在亚洲
2019-08-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51年,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指出“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一观点
A.主张将战争控制在朝鲜境内
B.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C.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契机
D.标志着亚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2019-07-29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瑜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罗斯福认为,“朝鲜人民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应由美中苏三国托管,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美苏矛盾加剧后,美国转为控制朝鲜南部地区。朝鲜分裂局面正式确定后,美国把战略重心放在欧洲,而在亚洲更为注重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决定介入。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进一步固化,南北双方分别被纳入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中。

——摘编自吴文兵《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改编自2002年墨西哥《环球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美国对朝政策转变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图示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10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但和美国“却自觉和不自觉地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这里所说的“共同的立场和语言”是指
A.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B.反对进行军备竞赛
C.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D.避免直接武装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