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苏联《外交史》中写道,“苏联曾不止一次地建议美国撤除设在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事基地,但这些建议都遭到拒绝”,所以苏联在1962年使“美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遭受威胁是什么味道”。据此可知,当时
A.国际局势走向了空前紧张B.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失败
C.苏联军事力量已超过美国D.美苏对抗开始转向全球化
2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美国侵略越南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2020-0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这些充分表明当时的国际局势是
A.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B.两强相争,直接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C.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D.全面冷战巩固了欧洲中心地位
2020-01-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1945年8月,美、英、苏三国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同质国家为由,批准渡、捷、匈等国迁移境内德意志人口。到1950年,有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遭到驱逐,其中绝大部分作为难民来到德国的西方占领区。这一难民潮
A.导致了柏林墙的修筑B.推动了联邦德国经济的重建
C.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D.加快了东欧劳动力自由流动
5 . 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冲突,苏联政府在声明中含糊地表示遗憾。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这种转变表明
A.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社会主义阵营得到进一步巩固
C.苏联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国际局势影响了苏联对华政策
6 .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火药味”在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
A.德国分裂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美军卷入越南战争
7 . 某学者指出,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最终能够和平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苏领导人秘密达成了所谓“导弹交易”,即双方同意撤走各自部署在土耳其和古巴的导弹,并不是美国军事优势促使苏联做出让步。由此可见,当时
A.苏联政府率先进行了妥协退让B.美国政府采取了强硬立场
C.美苏处于势均力敌的战略态势D.美苏双方均可以威胁对方
8 . 二战后的“冷战”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具有全球影响的对抗。在美苏双方最初走向“冷战”的时候,发生在1949年的几件大事尤其引人注目。下列相关史实不属于其中表现的是
A.朝鲜半岛先后建立韩国和朝鲜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华盛顿建立
C.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D.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9 .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越南以北纬17度为界分为南越和北越两个国家,但南越国内局势很不稳定,原居幕后的美国炮制了“北部湾事件”,宣称遭到北越海军袭击,之后美国在侵越战争中逐步升级,把战火烧到了北越境内。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局部地区爆发热战B.美苏代理人之间爆发战争
C.冷战局面全面打破D.美国以反恐名义介入战争
10 .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朝鲜战争爆发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东欧剧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