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48年,美、英、法、比、荷、卢6国外长通过“伦敦建议”。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共同管制其在德国占领区的对外贸易;在西占区制定宪法,建立统一的政府。不久,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内发行统一的新货币。这些举措
A.形成欧洲各国间的关税壁垒B.导致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
C.直接造成了东、西德的分立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 .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这表明
A.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B.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围绕“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开展了分组探究活动。

第一组:解读漫画信息



(1)结合所学,漫画中的人物代表的国家分别是和。请概括漫画反映出的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第二组:分析历史数据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GDP统计表(节录)(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国家/地区
196019701980
美国0.541.082.86
西欧0.360.853.86
日本0.040.211.09

(2)阅读上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趋势,其中和的GDP增长较快。结合所学,分别归纳二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制作学习卡片



(3)结合所学,将该组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卡片补充完整;请任选一张卡片,说明该时期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发挥的作用。
2021-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下表简要梳理。

美国苏联

史料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现在,胜利表明,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赢了,苏维埃社会制度已证明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具有活力、更加稳定,……(是)比任何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加优秀的社会组织形式。

—斯大林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有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

观点①领导世界的强烈欲望②自身经济制度及需求③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④保卫西部边界的安全⑤高度集中体制的优势⑥帝国主义会发动战争

依据材料及所学,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你认为合理的的3个,对冷战的起源做出历史解释。(要求:选取双方观点,明确列出三点,互相联系,展开论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材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稳定欧洲秩序B.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维护两极格局D.确保原有势力范围
6 . 国家实力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有美国学者根据相关数据,制作了1872年和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分配(百分比)柱状图如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加工综合、改造提高,创造出适合日本需要的新技术。197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80年代初,日本进一步提出“科技立国”的口号。1989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达60多亿美元,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造成巨大冲击。1990年,反映美国官方态度和立场的《外交》季刊提出“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美国“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的原因。
7 .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于1947年创作的漫画《斯大林的保卫战》,反映战后马歇尔计划推行的情况。对作者意图理解最合理的是

A.暴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说明斯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
C.显示了战后美苏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D.反映苏联制止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2019-04-13更新 | 47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有关国际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的角度,指出苏联在制度上所具有的扩张性及对美国建立国际新安全秩序的威胁,从而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和“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反应”,“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国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幕联发动了冷战(苏联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时冷战的爆发都负有青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三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2)任选一个学派,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3)上图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请指出这两个外交事件及各自的意义。
9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216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精编版)
10 . 2006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D.北约成立
2018-0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