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47年6月,美国有位政治家发表演说:“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但是,有人画了下图所示漫画,加以嘲讽。据此判断,该漫画的意义在于说明美国意图借此
A.揭开与苏联冷战的序幕B.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C.控制西欧国家D.拉拢西欧组建军事同盟
2 . 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
2017-08-04更新 | 1920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材料四 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3)归纳材料四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史实予以论证。
2016-11-2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4 . 下面为前苏联叶非莫夫的漫画《检阅他(艾森豪威尔)的队伍》,队伍中有“阿登纳”“艾德礼”“贝文”等人。此漫画说明了
A.世界多极化力量潜滋暗长B.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在强化
C.美苏两极格局已基本形成D.以美为首的北约已完成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19492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材料二   195012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材料三   197226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观察下列图片,有关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图一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是东西德共同修建的
②图二的事件发生在1961年,随后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③两图都是冷战格局下美苏对峙的重要体现                                                       
④图二危机中,美苏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并解决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D.③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回答: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一类型的材料与图二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