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2年,在美国国务院支持下,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在纽约成立,主要负责中东地区美国图书的翻译、出版与发行。图书类别选择,由美国新闻署主导,出版物须反映美国生活的“平等主义”“家庭稳定”“理想主义”等。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对外交往渗透冷战思维B.控制西亚油气以应对“滞胀”
C.与苏联竞争的重心转向D.竭力策动“北约”组织东扩
2023-04-05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二战后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火箭上的“HATO”指的是“北约”,军人的身上都带有本国货币的符号。该作品的寓意是
A.揭露美国借北约实现自身战略的
B.凸显资本主义军事集团的内部团结
C.呼吁苏联建立对抗北约的战略同盟
D.指出马歇尔计划促成了欧洲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
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
2022-05-19更新 | 32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世界一分为二,不仅体现在“铁幕”两侧以政权组织形式为特征的全方位对抗,也体现在各种社会和文化属性的跨国组织的对抗。1946年,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学生联盟筹备会议上,来自38个国家300位代表达成了共识-全世界学生团结起来防止法西斯复兴。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国际学生运动内部的形势变得紧张。1948年,一些美欧学生组织指责国际学生联盟日益倒向苏联,其后,美国、瑞典、爱尔兰等国学生会组织纷纷退出国际学生联盟。1950年,西方国家学生团体在斯德哥尔摩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正式发起了对国际学生联盟的反击。双方都希望成为世界学生运动的最大代表者,国际学生运动自此走向彻底的分裂。然而,随着美苏多次制造核战争边缘事件,特别是随着国际层面学生交流的增强,学生群体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并且日渐形成反现有冷战国际体制的共识,国际学生运动转而推动了冷战进入缓和的进程。

——摘编自张杨《“学生冷战”及其悖论——以国际学生大会为中心的探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生冷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国际学生运动发生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925日,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向总统杜鲁门的“建议”中强调:“即使美国不分享相关信息,苏联也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原子弹。”12月,美国提出建立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建议,为苏联所接受。1946124日,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原子能委员会。6月,美国提出了“巴鲁克计划”,规定只有别的国家承诺不生产核武器,美国才会销毁库存原子弹。苏联针锋相对地提出:除非美国先销毁核武器,否则苏联拒绝接受任何国际原子能管控计划。同年12月,原子能委员会通过了“巴鲁克计划”,但苏联先是在安理会中否决了该计划,后又在1949年核试验成功后退出了该组织。1952年,原子能委员会最终与联合国常规军备委员会合并为裁军委员会。

——摘编自王道《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认为,苏联人进行的石油倾销,会使西方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渐渐依赖苏联石油,这“或许比军事威胁更危险”。1962年初,美国国会提出修正案,对苏联战略物资进行出口管制。其次,美国歪曲《北大西洋公约》中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合作的条款,赋予北约以经济冷战职能。1962年11月,北约组织理事会通过秘密决议,正式拉开了北约对苏联进行输油钢管禁运的序幕。禁运实施后,苏联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从12.8%下降到8.9%,但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仍继续大量进口苏联石油,且呈连年增长之势。美国企图统一西方贸易管制立场,加强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中领导地位的美梦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美国宣布取消禁运。1962年对苏联进行的输油钢管禁运成为北约史上唯一付诸实施的一次禁运。

——据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对苏联实行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的北约禁运无法成功的原因。
7 . 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
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8 . 1949年,苏联组织了文艺界和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揭露美国内政的真相。这些文章特别注重揭露美国民众的真实生活,如《美国外交官的真实故事》《美国生活方式》《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苏联此举(       
A.利用文化对抗代替政治斗争B.意在应对美国文化冷战策略
C.表明文学作品以反美为题材D.着力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
2022-04-02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1966年12月,西德联邦政府提出的“先天缺陷理论”认为,东欧国家在只承认民主德国而不承认联邦德国的问题上须听从苏联指示,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因为东欧国家是在苏联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先天缺陷”:并指出,如今对这些具有“先天缺陷”的国家,西德不应再以强硬的立场去要求它们。据此可知,“先天缺陷理论”
A.利于西德与苏联建立友好合作关系B.是对苏攻美守局势的积极回应
C.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D.有意挑拨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2022-03-26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61-1963年,美国新闻署先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斯大林格勒以及华沙、贝尔格莱德等城市多次举办“美国塑料”“美国艺术”“美国医药”“美国通讯”“美国科技图书”等展览,超过700 万人参观了上述展览。美国新闻署举办展览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与苏联合作共同应对多极化的冲击D.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2022-03-20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模拟演练卷福建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