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事实的真相是,欧洲在今后三四年内需要从外国,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粮食和其他必要产……然的话,就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的危险。”马歇尔演讲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推销美国粮食和工业品B.劝说国会发起对欧援助
C.以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D.快速实现欧洲经济复兴
2 . 20世纪70年代,共有超过24.5万人移民美国等西方国家。1979年8月,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R.米勒提出的研究新近苏联移民的建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苏联访谈项目”得以设立。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吸引苏联移民B.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硕果
C.冷战背景下美国加强了对苏联的调查研究D.电视传媒促进了国际访谈类节目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

战后
初期
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中苏建交;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分裂;北约建立
20世纪
50年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中苏关系恶化;华约建立
20世纪
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法建交;欧共体成立;美苏达成了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议
20世纪
70年代
美苏首脑会谈,举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苏美达成为期5年的空间技术合作协议;苏联出兵阿富汗;欧共体的扩大;日本“全方位外交”提出;中美关系缓和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20世纪
80年代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签署;欧共体进一步扩大;东欧剧变;日美加强同盟关系;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中苏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90年代
苏联解体,冷战对峙格局结束

——据方连庆、王炳元等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关联,史论结合。)
4 .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中,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由此可推知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积极进展B.苏联已取得冷战主动权
C.苏联主动放弃霸权主义外交D.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2021-04-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以下是不同国家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据此可知

A.漫画客观反映历史事实B.历史真相不可能探求
C.艺术创作受到立场影响D.作品主题因时代而异
6 . “‘冷战’政策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核战争恫吓,加强宣传攻势,破坏正常经济关系,干涉他国内政等。”据此,下列与“冷战”无关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古巴导弹危机出现
2021-04-21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