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材料一图1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2和图3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共体成立的经过?
(3)材料三中,尼克松说:“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请结合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事实,评述尼克松的这句话?那么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20-02-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评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时说,它“在全球两极对峙的环境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使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为西欧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所评述的事件
A.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实现了西欧由分裂走向联合
C.客观上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
D.引发了苏联强烈的军事对抗
2019-02-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   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 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另一方面, 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6年3月5日,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英美)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大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在相当多的国家,各种包罗万象的警察政府对老百姓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民主原则的程度……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共产党第五纵队已经建立。”“趁今天还为时未晚,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快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

——据张建华《“铁幕”两端的美与苏》


依据材料,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评述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要求:概括演说所表达的战略意图,联系时代背景评价其历史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摘编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
(2)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全球化,在冷战初期双方在欧洲开展了怎样的争夺?
(3)简要评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2019-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在评述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时说,它“在全球两极对峙的环境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使欧洲的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为西欧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所评述的事件
A.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实现了西欧由分裂走向联合
C.引发了苏联强烈的军事对抗
D.客观上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
7 .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菲利普·费尔【美】《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亨廷顿【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请回答: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上述两对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
2008·上海·高考真题
8 .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 “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2016-11-18更新 | 6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中这样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

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

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

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材料二“群雄竞起”时代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中“冲突”所指的事件,并分析美苏这场“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群雄竞起”时代。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下午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宣告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时候……应该说,军人出身的乔治·马歇尔是一位富于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二战后作为外交使节走访欧洲,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深刻的担忧,他力促美国政府和国会推行了欧洲复兴计划,使欧洲脱离了战后的废墟和一片凋敝,重新在经济上站立了起来,而且恢复了信心和乐观感,为直至上世纪70年代的战后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歇尔所展望的计划不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政治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马歇尔计划不仅让欧洲复兴这个该计划本身的目的得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是,借助推行马歇尔计划,美国实现了它的全球战略目的,而这一切也是在不损害欧洲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刘淄川《“马歇尔计划”的托名之误》
(1)依据材料指出,马歇尔“力促美国政府和国会推行欧洲复兴计划”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相反”的角度评述马歇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