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中国在格局变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021-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1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3 . 史料·史实·史论。

材料一:


材料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对债务的“执行”做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同志们)须发挥五四运动的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恢复国权运动;(二)新文化运动。此时国外列强之压迫,国内旧思想之反攻,都日甚一日,因此,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

——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

材料四:


说明:1999年,美、英、俄、中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G20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表现。


(1)材料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2)《十二铜表法》对债务执行做这样的规定有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所学,分析中共中央发布这一通告的背景。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说明该事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所起的作用。
2021-1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5年至1960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几乎全都是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变化导致
A.美苏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B.冷战的重点不再是欧洲地区
C.世界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D.西欧国家被迫走向联合自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杜鲁门说“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这一认识变化
A.意味着美国已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C.说明了美国实力已被苏联全面超越
D.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6 . 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禁止将战略物资输入社会主义国家。1979年,美国对该法进行修订,规定将“高新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作为对外出口管制的特殊重点。这一变化表明
A.国家竞争重心的转移B.美苏争霸的趋势缓和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冷战中存在经济合作
7 .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是“发号施令”。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B.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C.说明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D.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2021-0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维导图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 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1990年3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思维导图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列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2019-12-11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作业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美苏两国都努力加强自身的力量和各自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集团,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两极化的发展和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国斗争表面化和尖锐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斗争对世界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信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政”“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粮《藏高乐主义论》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钭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及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战争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局势的一部分。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主要诉求。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平平…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

(4)根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0 . 下面是由冯精志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政治、军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的专著的目录(节选),它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
第一节雅尔塔:从一张便条到一篇演说
第二章阵营:从马歇尔计划到莫洛托夫计划
第三章德国:从“空中桥梁”到中欧对峙
第四章中国:从重庆谈判到“一边倒”
第五章从笔直的“三八线”到弯曲的“三八线”
……
A.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趋势B.德国在美苏关系中的角色变化
C.中国、朝鲜的荣辱与共D.两极“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