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C.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2022-05-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一组政治漫画,仔细观察这组漫画。它能反映出
A.美苏由同盟到冷战B.德法关系不断僵化
C.两德关系日益疏离D.朝鲜半岛走向分裂
3 . 下表为二战后新成立的部分国家政权,这反映了
时间事件
1948年朝鲜半岛分别成立韩国、朝鲜两个政权
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5年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后,越南南部成立与北部对峙的政府

A.动荡成为当时国际局势主流B.新兴民族国家大量出现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D.大国博弈影响民族自决
2021-01-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因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两国由盟友走向对峙的标志。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2)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6 . 下列关于德国的形势图出现于二战以后的是
A.B.
C.D.
7 . 近代以来,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导致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分化改组和调整持续。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德国疆域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以上是柏林墙大事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构筑与倒塌”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2020-06-29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诊断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这项“奇怪工程”的建成
A.引起朝鲜半岛冲突加剧B.导致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D.预示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10 . 1954 年,美国拿出 25 万美元,用其中的 20 万美元支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建立供东西德青年娱乐、思想交流的基础设施;5万美元在柏林自由大学设立了恩斯特·罗伊特纪念奖学金,用来资助东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到联邦德国学习。到 1954 年,已有 4000 名民主德国学生获得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美国此举是为了
A.维护美国在西欧的霸主地位B.缓和冷战带来的紧张对峙
C.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D.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2020-03-31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届高三3月过程检测历史试题(实验班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