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这项“奇怪工程”的建成
A.引起朝鲜半岛冲突加剧B.导致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D.预示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2 . “1951年起,整个日本都为这场战争动员了起来,……美国在日本的需求除了军需,还有其他后勤保障的吃、穿、用、医疗等等,都给日本提供了广阔的经济发展机遇。”该战争
A.使美苏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B.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局部战争
C.是美苏全球对峙的重要表现
D.使日本经济迅速跃居至世界第二位
3 .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淮海战役B.西藏解放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期,战胜国在讨论分区占领德国时,尽管柏林位于苏占区,但是它作为德国的首都,还是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8年春夏,西方国家分裂德国活动出现了高潮,联邦德国的雏形基本形成。苏联认为,如果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柏林就丧失作为德意志首都的地位",西方国家没有理由再留在西柏林。同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西方国家不肯搬出西柏林,但也不愿意使用武力打开水陆交通,在比较了各种方案以后,决定利用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经济实力,使用空中走廊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当时苏联也不希望走向武装冲突,因而没有干扰西方国家空运活动,最终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12月份取消封锁,柏林危机平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柏林危机产生和平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林危机的影响。
5 .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 这场“热战” 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德国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
6 . 20世纪50年代初期,彭德怀说“(_               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文中的空格处应填
A.人民解放战争B.银元之战
C.抗美援朝战争D.米棉之战
7 . 1945年8月,美、英、苏三国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同质国家为由,批准渡、捷、匈等国迁移境内德意志人口。到1950年,有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遭到驱逐,其中绝大部分作为难民来到德国的西方占领区。这一难民潮
A.导致了柏林墙的修筑B.推动了联邦德国经济的重建
C.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D.加快了东欧劳动力自由流动
8 .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朝鲜战争爆发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东欧剧变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这场“热战”
A.北约集团全面参与B.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拖垮了美国的经济D.使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2019-11-02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10 . 某同学写作了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用的史实包括:德国一分为二、朝鲜战争爆发和古巴导弹危机。以下标题最适宜的是
A.《战后美国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国际恐怖主义肆虐》
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