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联合的欧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0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练习)
2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戴高乐总统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要脱离"北约",建立自己的防务
C.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
D.希望欧洲合,以摆脱美国的控制
3 . (2008江苏卷,历史,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019-01-30更新 | 162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一综合
4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
2019-01-30更新 | 3137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5.3%5.2%14.6%5.3%100%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6 .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需要消除……之间长期存在的敌对状态,其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两个国家。”“都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两个国家”是指
A.英法
B.英德
C.德法
D.德意
2018-01-2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练习)
7 .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
A.使美苏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B.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C.苏联的地位削弱
D.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018-01-2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农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经济复苏的兆头。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与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扬《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