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3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历史试题
2 . 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3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4 . 下图是王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锋》一课后所做的课堂笔记(部分)。对于该笔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并加速其形成
②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
④两极格局瓦解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6 .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无论是雅尔塔体制中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还是战后组建以各自为主导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都是地缘政治战略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冯特军《国际政治概论》

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据材料二,针对国际政治问题,作者提供了怎样的方案?

(3)国际格局变化影响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7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词汇提及次数
1988年1993年
《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
西方46144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
西方3687
《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
西方7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8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2019-05-11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原因:

近来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了美国政府曾采取攻心为上的软战争策略,动摇前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诱导了前苏联的制度解体。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0 .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019-05-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