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2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历史试题
2 . 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3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4 .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2019-09-28更新 | 661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6 .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2019-06-28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40多年里,世界基本处于两极格局控制之下,期间虽不乏打破这一格局的尝试,但总体来说,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这一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二战后,国际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的滞后性以及冷战造成的东西方画地为牢的局面,国际间正常交往受到极大阻碍,国际组织的作用受到限制。第三世界的国家强烈要求改变建立在不合理分工基础上的旧的战后国际秩序,因而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这一现实中,推动着战后的国际秩序在曲折中发展。

——摘编自纪胜利《试论二战后国际秩序发展的多变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12-09更新 | 185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词汇提及次数
1988年1993年
《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
西方46144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
西方3687
《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
西方7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9 .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2016-12-13更新 | 329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原因:

近来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了美国政府曾采取攻心为上的软战争策略,动摇前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诱导了前苏联的制度解体。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