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     )
A.两极格局被多极化趋势所取代B.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力不从心
C.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2021-01-21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每日一题》 -中国的腾飞
2 . 2019年9月21日美国对伊朗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实施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制裁,以报复上周末沙特遭遇袭击的事件,此举旨在遏制伊朗与欧洲和亚洲的任何剩余贸易活动。这样伊朗经济超过80%的部分已经受到美国制裁,而美国正寻求针对那些依然在起作用的目标,例如制成品和运输设备的贸易。这表明当今
A.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B.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C.强权政治影响世界发展D.“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届高三一轮材料题培优训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举办地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奖牌榜
1976年蒙特利尔美国、苏联等92个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苏联
1980年莫斯科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苏联
1984年洛杉矶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美国
1988年汉城苏联、中国等159个朝鲜等国家苏联
1992年巴塞罗那美国、独联体等169个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B.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C.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
D.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6 .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B.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C.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D.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
7 . 北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组织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多。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反映了

A.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B.北约国家的“冷战”意识逐步消失
C.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
D.欧洲军事一体化的不断加深
8 . 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二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推行
①霸权主义
②强权政治
③人权优先论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下图是反映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图中英文为叙利亚。该漫画折射出
A.美苏两极对峙加剧
B.美苏争霸焦点在中东
C.冷战影响持续发酵
D.新冷战态势全面展开
2018-02-02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0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俄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就意识形态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这两个事件的全部影响。

——摘编自[]约翰. W.梅森《冷战》


材料二   在外交政策的制订上,苏联缺乏安全感,相反,美国很有安全感。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他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三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分裂和冲突。
“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不过,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跫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一划线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美两国具有不同安全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苏美两国是如何维护其自身“安全”的。
(3)分析材料三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举例说明“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