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7 道试题
1 . 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
A.20世纪末国际新旧格局的交替B.广泛而快速的信息传播引发恐慌
C.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D.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 . 读下面的漫画(漫画中手举喇叭的是美国总统)。漫画的主要含义是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受挫B.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强权政治影响全球稳定D.大国争霸局面持续加强
2021-04-27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历史上,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冷战时期,那里相对平静,而冷战结束后,这个地区却冲突四起,甚至爆发了二战结束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这除了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外,还有当今时代的特殊背景。苏东剧变后俄罗斯急剧衰落,作为胜利者的西方大国必然要取而代之,成为东南欧的主宰,这与原共产党掌权的地区大国——南联盟必然产生尖锐矛盾。南联盟解体后,在政局剧变和紧接着的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和民族仇恨迅猛爆发,从而导致了独立浪潮此起彼伏和武装冲突频频发生。在东南欧,欧盟担心的是巴尔干的纷争将威胁欧洲一体化所取得的成绩,美国考虑更多的则是它在整个欧洲的存在和主导地位。按欧洲的一般标准来看,东南欧国家基本上属于贫困国家,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改革和转轨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混乱又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据世界银行调查,1998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三国将近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东南欧国家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缓解冲突的政治和法律结构框架,这就使得那些擅长利用民族情绪的“精英们”能够左右局势,激化矛盾,并导致残酷的战争。

——摘编自李丹琳《东南欧的稳定与新地区主义——冷战后地区冲突的起源与地区稳定机制的建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上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缘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冲突四起的特殊时代背景。
2021-04-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全球难民问题产生于国际社会政治、军事、宗教等冲突,其问题的棘手性一直困扰着当今国际社会。全球难民问题已经对目前的区域及国际关系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下列关于国际上对难民的救助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B.1951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C.1966年确立了“世界难民日”
D.2000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2021-04-16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两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911”事件之后,美国向世界推广其价值观的情形。这主要说明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6 . 以下是美国两位总统的演讲,其折射出
A.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B.地区冲突愈演愈烈
C.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D.全球化进程遭破坏
2021-04-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几乎所有媒体一起发难,不断地制造“种族清洗”“种族灭绝”“邪恶帝国”等谎言,以致几乎看不到任何南联盟人民在北约的狂轰滥炸中遭受苦难的报道,也无视中、俄、印等其他国的抗议之声,只是反复强调国际社会一直支持和声援北约的军事行动。美国传媒的这种报道
A.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B.阻碍了欧洲的一体化
C.反映了文化霸凌主义D.体现了美国利益至上
2021-04-0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如图漫画《系在炸弹上的美国人权》,该漫画旨在
A.揭露美国以人权为旗号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B.反映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不得安宁的世界局势特点
C.唤醒各国人民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D.表达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
2021-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深色地区为21世纪初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


(1)21世纪初发生冲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冲突的发生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多种因素相关。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地区发生冲突的历史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

——摘编自郭晓兵、龙云《(中导条约)与全球战略稳定论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导条约》的废除原因,并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