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阿富汗的曲折发展】

材料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央,自古以来即成为东西方贸易、文化的重要通道和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英国先后发动两次侵阿战争,迫使阿富汗沦为半殖民地。1919年,阿富汗在第三次英阿战争后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阿富汗政府推行中立外交,大力发展与在本地区没有殖民传统的德国、意大利及土耳其、伊朗等穆斯林邻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富汗宣布中立,避免了英苏可能的入侵。1953 年阿富汗政府加强与苏联的关系,莫斯科向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经济援助和外交支持。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因此加强了对阿的援助。1978年以前,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的阿富汗与东西方同时保持着平衡的关系。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建立亲苏政权,结束了中立外交的传统。但阿富汗人民将该政权视为非伊斯兰的苏联傀儡,开始了一场广泛的反政府武装斗争。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这场斗争又演变为一场空前规模的全民抗苏战争。1989年苏联撤军,阿富汗内部矛盾开始表面化,这些矛盾涉及意识形态、部落、民族、教派及领袖个人,国家陷入连年内战,并接纳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阿富汗从此演变为对欧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

——摘编自黄民兴《阿富汗问题的历史根源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前阿富汗长期奉行中立外交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阿富汗放弃中立外交传统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2 . 材料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4月发布的《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统计,美国是冷战结束后对外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2001--2011年,每年约有1.4万至11万名平民死于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2014--2016年,美国空袭伊拉克7258次,空袭叙利亚5828次,共导致约6000名平民死亡,并制造了生态灾难,致使伊拉克战后儿童出生缺陷率“惊人增加”。美国专家罗伯特·基欧汉所说:“强国总是寻求建立一种有利于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亚洲人口多,消费力强,资源丰富;中东位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接合地带,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亚洲和中东自然成为美国频繁发动战争的主要战场。

——摘编自袁源《上战后美国发动的十三场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发动对主权国家侵略战争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冷战”后北约军事战略的演变

时间文件军事战略
1991年《联盟新战略概念》对“集体防御”概念进行更明确界定。增添了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由防御东方“单向”之敌转为“全方位”监视和消除各种安全威胁等。
1999年《联盟战略概念》以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和扩大北约广泛的共同安全利益。北约可以不经联合国授权,而根据需要将其军事行动范围
扩展到成员国领土之外。将北约内部决策原则从“一致同
意”、改为“自愿联合”。
2010年《积极参与现代防御》重点强调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在全球展开军事行动和加强网络战攻防能力等。

“冷战”后北约重大军事行动

时间发起/参与的军事行动备注
1994年波黑战争北约成立45年以来首次在其传统防区外使用武力。
1999年科索沃战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导致南联盟的解体。
2001年阿富汗战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以阿富汗塔利班隐藏本·拉登为名采取的反恐军事行动。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未经联合国授权,大多数北约国家不同程度地反对,美国领导英国、加拿大和波兰参战。
2011年利比亚战争本为执行联合国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发展成对利此亚的军事打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前后北约军事战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北约军事战略变化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美苏冷战产物的北约自成立至2010年先后进行了5次扩充,其扩充的基本轨迹是势力范围东移。美国有官员曾预言,北约和欧盟的扩大将分几个阶段推进,最终将产生一个欧洲联邦。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宣告自己取得了冷战胜利,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北约开始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7国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在失去比邻的波罗的海三国之后,乌克兰成了俄罗斯阻隔来自西方地缘政治压力的最后一道防线。乌克兰本身长期摇摆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从其自身考虑看,一是俄乌如果发生冲突,可能自身难保;二是乌克兰发展比较落后,想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北约不断东扩严重挤压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尽管莫斯科发出了不满和带有威胁意味的信号,但华盛顿却并不掩饰将继续扩张北约的计划。

——摘编自周琦《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之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不断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北约东扩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可以说,二战后,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可以称其为“和平时期的总统”。譬如,第33任总统杜鲁门任期期间,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黎巴嫩、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刚果;第35任总统肯尼迪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古巴猪湾、干涉越南;第36任总统约翰逊任期期间,美国武装介入越南战争、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任期期间,美国在进行越南战争的同时,武装入侵柬埔寨和也门共和国以及策动智利政变;第38任总统福特任期期间,美国继续越南战争;第39任总统卡特任期期间,美国介入尼加拉瓜内战;第40任总统里根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黎巴嫩、格林纳达、玻利维亚、洪都拉斯,空袭利比亚,袭击伊朗;第41任总统老布什任期期间,美国武装入侵巴拿马,并发动海湾战争;第42任总统克林顿任期期间,美国突袭索马利亚、海地和南联盟;第43任总统小布什任期期间,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便下令空袭利比亚;第45任总统特朗普于20184月下令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421日发布的《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统计,美国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对外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

——摘编自袁源《“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3场海外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的主战场所在并分析其频繁发动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频繁对外战争的影响。
2022-04-13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17月,华约宣布解散,新独立的俄罗斯为谋求西方经济援助而从东欧地区收缩力量,使东欧地区出现"力量真空"的局面。同时,东欧各国由于内部民族、宗教等矛盾冲突及受到外部力量威胁等因素,希望得到北约确实的安全保障。19977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完成首轮东扩,将己方军事防线向东推进了700-900公里,逼近了俄罗斯的边界。

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灾祸帝国"已不存在,"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而西欧外交官则认为"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我们向成员国以外的国家证明了一种有用的东西"。

——摘编自《光明日报∶北约东扩是引爆乌克兰危机的罪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7 . 材料   二战结束后,东南欧各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多民族的南斯拉夫仿效苏联确立了联邦制,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起到了缓解民族矛盾的作用。在各国政权尚能控制局面的形势下,东南欧地区的形势是相对平静的。苏东刷变,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胜利者的西方大国成为东南欧的主宰,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以维护人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名义支持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国独立,并发动科索沃战争等肢解南联盟。原苏联势力被彻底排挤出东南欧地区后,西方国家之间原有的和新生的许多“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东南欧,欧盟国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东南欧纳入欧洲一体化的轨道,完成欧洲一体化的大业。美国考虑的则是它在整个欧剂的存在和主导地位。而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东南欧地区重陷动荡和衰败之中,至今看不到出路。

——摘编自李凡琳《东南欧的稳定与新地区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东南欧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东南欧地区形势剧烈动荡的国际背景。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力、军力无人能敌。(1999年)美国以维护人权为幌子,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对南斯拉夫(俄罗斯的传统伙伴)进行狂轰滥炸,仅因为南斯拉夫是北约东扩的障碍。此时的俄罗斯正陷入困境,确实没有能同美国对抗的本钱。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不仅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更深的经济意图在于打击欧盟,避免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欧元的启动对以美元为首的世界经济来说极具挑战性。发动非经济手段的科索沃战争,果然使欧元一路下跌,战火达到了遏制欧元区增长的目的。现在“科索沃”这个词已远远超出地理概念,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一面放大镜,使人们看清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

——摘编自郗杰英《苦胆“科索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西南部,其中80%是亚美尼亚人,基督教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伊斯兰教是阿塞拜疆国内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由于苏联实行的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轨道,再加上几十年来长期被压制的民族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此时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1990年从1月14日至20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巴库出现多次民族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14、15、16号,共有56人死亡和多人受伤。苏联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如果动乱继续发展下去,全国局势将受到影响。按照阿塞拜疆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截至1月底,该共和国由于罢工造成的损失约为2.5亿卢布,骚乱使20万人沦为难民。直到苏联解体之前,纳卡地区的民族冲突仍然不断,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甚至爆发了战争。

     ——摘编自卢伟《前苏联民族矛盾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带来的影响。
10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一超独大的局面下,凭自己的意志发动或者介入局部战争的频率增加,蔑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联合国作用的行为时有发生。从1998年美英发起“沙漠之狐”的空袭伊拉克的行动,到1999年3月开始的北约空袭南联盟行动,美国及北约都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使用武力;而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则超越了联合国有关划定禁飞区的授权,同样蔑视联合国的权威。局部战争中,西方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加强已经构成了对国际秩序和联合国权威的重大威胁和挑战。

——摘编自王明进《局部战争多重危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的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