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大事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万隆会议召开;《罗马条约》签订
20世纪6070年代柏林墙修建;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欧洲共同体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柏林墙拆除;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并加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回顾历史,咸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共性在于由一个霸权国主导,借体系的压力和条约的限制打压敌对国。这些体系从诞生之日就不可避免充斥着对抗性,而雅尔塔体系确立之初并不具有尖锐的对抗性。

——摘编自武政尧《雅尔塔体系转型的再思考》

材料二   从构建国际秩序的角度说,雅尔塔体系创建了一个双重复合秩序。-方面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这是适用于全球的大秩序,而且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几乎人类生活关涉的所有问题都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大国竞争的传统秩序,或者说是强权秩序,主要涉及大国关系及战争与和平问题。两个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两极格局解体后,两个秩序都依然存在。两种秩序的博弈构成了当今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确立之初并不具有尖锐的对抗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双重复合秩序”存在的原因。
2021-05-28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3 . 1993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亚洲政策纲要》。法国也提出亚洲是其外交的“新边界”。欧盟委员会的《对亚洲的新战略》,强调欧盟与亚洲关系现代化的重要性。上述一系列活动反映出
A.两极格局正在走向瓦解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
C.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21-05-2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4 . 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举行第四次会议,有75国参加。会议要求发展中国家从掌握自然资源主权和确定原料价格着手,发展国民经济。到1995年,参加不结盟卡塔赫纳会议的国家已达113个,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不结盟运动
A.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B.体现了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C.顺应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D.改变了“冷战”的国际形势
5 . 近年来,在伊核问题上西方大国反对美国退约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力排美国干扰、欧盟多国反对美国在北约军费问题上的霸凌;另一方面,在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对中国南海、统一和人权问题上西方大国积极配合美国充马前卒。西方大国的上述行为
A.表明区域集团联合是世界的潮流B.使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诸多困境
C.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说明多极化还未形成稳定格局
6 .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权力更加分散。据此可知
A.国际关系新秩序已经建立B.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主导力量D.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2021-05-17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事,英国脱欧,美国不断“退群”、极右翼势力崛起……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负面作用的集中体现。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将充分抓住当前战略机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引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共鸣。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倡议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的意愿与能……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系列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繁荣发展的福音。

——摘自《解放军报》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1)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
(2)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内容,说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2021-05-14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82年12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规定12海里领海,确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至今已获160多个国家批准(不包括美国),打破了旧海洋法片面有利于发达国家的陈规。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B.两极格局即将崩溃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国际新秩序已建立
2021-05-12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三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21 世纪以来,许多新兴国家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印度、巴西与中国站在一起;在联合国,土耳其和巴西都投票反对美国制裁伊朗的提案。这反映出
A.美国实力不断衰弱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正在改变D.新兴国家区域集团化
2021-05-11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60年2月,法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法国政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不需要美国来提供核保护,自然也不需要接受美国提供保护时的各种“附带要求”。法国发展出独立的核力量
A.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导致美国失去了欧共体的支持
C.使法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大国
D.表明北约组织已失去存在必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