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总潮流,形成了新的世界统一的大市场。这主要是因为(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
2 .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2018-11-27更新 | 519次组卷 | 5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8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安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通班)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和5月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美国外交战略虽然有一系列不同的标签,但其总战略遵循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战略。

——摘编自王芝《略论“杜鲁门主义”在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二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亚洲途经关岛,宣布对亚洲的新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国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集体安全是美支持其盟友对付国内或核大国的威胁所谋求的一个目标。以后,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摘编自时殷弘《尼克松主义》

材料三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以后,推行了“重振国威”的全球战略,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苏从数量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打算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为此,里根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作为美国第41任总统的乔治·布什,是里根主义的忠实实行者,在其任内,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叶霖《里根主义对美国政策的影响及历史命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鲁门主义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根主义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019-01-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冷战时期是“2+3”格局,美、苏为超级大国,中国、日本和欧共体是三个大国;冷战结束后是“1+4”的“一超数强”格局,美国为超级大国,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是大国。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欧共体成立
D.苏联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