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5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2 .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
A.促使苏联改革偏向B.是和平演变战略体现
C.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D.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
2020-04-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给新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上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欧洲、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4)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 .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下列事件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召开
②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③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机制形成
④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6 . 德国教授施奈德说苏联解体是由于美国“插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认为苏联演变是“遏制起了作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则明确表示,苏联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这些材料旨在说明苏联解体
A.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B.是美国进行直接干预的结果
C.根源是美苏争霸
D.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
2019-0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霸权开始失能,其过程跌宕起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童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

1968年,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1968—1971年,美国先后发生六次美元危机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直接导致1974年尼克松总统辞职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成美国霸权失能的内外因素。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国际格局特点。

2018-09-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两极格局的形成
9 .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019-04-23更新 | 34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些当代俄罗斯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苏联的扩张政策挑起了对苏广泛的敌对,也导致了苏联最终的解体,在此,俄罗斯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起源是
A.苏联的扩张政策
B.美国的遏制战略
C.美苏的利益争夺
D.美苏的政治分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