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材料二: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各自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哪项战略。
(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2-08-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改革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经过20世纪70年代加剧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及长期争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不堪重负。为此,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对外谋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其也把着眼点放在了美国。里根政府上台时,美国国内财政经济困难,而“伊朗门”事件的发生更损坏了里根政府的信誉和里根作为一个“坚强领导者”的形象。为摆脱政治上的不利局面,里根政府需要从外交方面入手,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苏联改革和实行“新思维”之机,促使苏联做出更多让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提出政治上的“公开性”与“民主化”,这使得美国及西方盟国认识到它不仅为改变东西方关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而且为西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对苏“和平演变”打开了大门。美苏双方进行了裁军,签订中导条约,基本达成和接受了军备控制、地区冲突、人权问题和双边关系的四项议程。自1985年到1991年,美苏双方举行5次最高级会晤,30轮会谈,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就有6次。

——摘编自吕树峰《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的新缓和》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影响。
2022-07-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俄罗斯作家A西奇金.JA谢列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浏览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就会感到仿佛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荣光、戏谑俄罗斯悲痛的世界。”据此可知(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积重难返
B.西方和平演变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C.苏联民众正在丧失民族自信
D.苏联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成就甚微
2022-07-12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总潮流,形成了新的世界统一的大市场。这主要是因为(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
21-22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他评价的这场改革
A.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B.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导致经济陷入“滞胀”状态
2022-06-12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B.两德的统一C.波兰剧变D.苏联解体
2022-01-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8年,苏联一份报纸刊登了一名普通的苏共党员尼娜·安德烈耶娃的来信,信中批评了社会上一股股别有用心的“反思历史思潮”。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反击文章,把尼娜·安德烈耶娃称为“改革的敌人,党的权贵代表”。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学术争论被严重政治化B.苏共党内孕育着分裂的危机
C.思想僵化阻碍改革进程D.“新思潮”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10 . 有学者指出,尽管它在苏联工业化、都市化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压制社会和人性的本质,它无法完成把俄国建设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无法解决苏联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耗尽了所有的潜力而走到了尽头。该学者指出了苏联解体的(     
A.政策性因素B.国际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D.制度性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