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瓦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吸纳的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2019-07-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暑期衔接复习卷:专题八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2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3 . 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
A.东欧剧变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两极格局崩溃
4 . 下面的漫画反映的是“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事例与这一政策无直接关系的是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
B.美英军队未经联合国授权便攻打伊拉克
C.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争端不断
D.美国加紧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2019-06-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第八单元第27课练习卷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5 . 某条约规定,德意志东部地区,共分成五个州,遵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23条集体加入联邦德国,并实行三权分立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味着
A.德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B.欧盟地域范围的扩大
C.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
D.东德和西德实现统一
2019-06-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第八单元第27课练习卷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6 . 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①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90~2000)》

材料二   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①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②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戴维·卡莱欧《欧洲约未来》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①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了目的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②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的原因,及此后在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对欧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读史指导】


材料   主旨


材料一:反映了乔治·凯南对二战后美苏关系走势的看法和态度。
材料二:说明了苏联在二战后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三:阐述了“冷战”结束对世界的影响。

信息解读


材料一:①指出美、苏之间存在社会制度上的矛盾。
材料二:①说明了有助于法德之间的合作。②说明了加剧欧洲的分裂。
材料三:①说明“冷战”结束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不利影响。②指出了新的世界格局在“冷战”后逐步形成。

历史结论

美苏“冷战”根源在于两国利益的矛盾,这种“冷战”一方面有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和紧张。

2019-06-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22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7 .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
自由世界183111
西方82231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C.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8 .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以上材料说明
A.外交关系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大国关系
C.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D.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2019-05-17更新 | 39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B部)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
9 .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019-05-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2019-05-11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