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晚明时期,江南的市镇权势家族,科举几乎成为推动家族向上流动或维持士绅阶层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缙绅家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守”。因而,出现了“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百姓之黠者争营巢窟而充吏胥”的现象。据此,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时期
A.江南的市镇经济进一步衰败B.工商经营的社会环境恶化
C.科举考试更受权势家族青睐D.传统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
2022-01-19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隋炀帝营建洛阳城,宫城对应着天上的紫薇垣,“贯都”的“洛水”象征着银河,强调了洛阳“天下之中”的地位。唐长安宫城的设计象征着北极星,皇城中的百官衙署则象征“众星”而“共之”。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都城布局凸显皇权色彩B.天人合一理念决定建筑设计
C.天文学取得突破性发展D.城市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增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一种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人口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最大的市镇在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

——徐浩《中世纪西欧市场和市集制度探析》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第七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异同,分析促进英国市镇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市镇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简析其原因。
2019-04-13更新 | 1274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这种转变反映了
A.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B.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
C.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D.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附有表现农田劳作的陶俑,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或脱粒,还表现了备耕田中的粪肥堆。这反映出该时期
A.庄园经济的盛行B.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犁耕技术的成熟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四川大邑县出土的东汉《丸剑宴舞画像砖》。图中左上方端坐着一男一女,男子头戴冠帽,女子梳着双髻,二人面前摆着两个酒樽,正在悠闲地观赏面前的杂要。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B.妇女地位的显著提升
C.审美观念的深入人心D.异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2022-01-24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
A.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B.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
C.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
D.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
2019-03-10更新 | 1638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朝中期引进的耐干旱、易生长的高产农作物甘薯,到清代得到了广泛种植。以往不能利用的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总产量得到相应提高。到后来,为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人们一再减少稻米和小麦的播种面积,腾出土地来种植甘薯。这反映出清朝(   
A.耕地面积持续增加B.土地资源危机严重
C.作物种类丰富多样D.精耕细作长足发展
2022-05-07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前期明文规定:“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唐后期规定:“应属诸军、诸使、诸司人等,于城市及畿内村乡店铺经纪,自今己后,宜与百姓一例差科。”这表明(     
A.商人社会地位逐步提高B.政府放宽了官员经商的限制
C.商人不得为官制度废除D.唐代“草市”作用日益显著
2022-03-26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2019-05-14更新 | 12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