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直接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

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在两汉时期,口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和算赋(成年男女的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摇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还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规定每人必须著名户籍,防止入户脱籍。这一制度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继承。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因无法承受原来的租调负担而纷纷逃亡,唐德宗时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到明洪武年间,封建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整理的结果被编制为鱼鳞图册,这是中国历史上地籍的正式独立。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离。

——摘自吴昆《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

材料二 20世纪,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藉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季道光十五年,英国轮船“查甸号”航抵我国,此为轮船出现于我国海面之始。外轮侵入,旧有帆船,相形见绌,运费不及其廉,航行不及其速,我国航运,已难竞存。复因鸦片战败,缔结《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航行无阻;继以《天津条约》《烟台条约》,增加口岸,嗣后玫《长江通商章程》;未几,再行追加条款,更制定《内河行轮章程》。外轮遂在我国内河,畅行无阻。各国视为利薮,竞辟航路,设立轮船公司。

—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1937年)

材料二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意识到领水主权丧失所带来的危害,要求列强放弃在华领水特权已经成为民国政府废约运动的重要内容。随着废约运动的开展,收回领水主权的努力逐渐得到回报,当时一系列新条约的签订事实上就意味着中国领水主权逐渐得以恢复。新约的签订使中国领水主权无疑得到了尊重,尽管这还只是条约文本意义上的尊重,但毕竟从法律上解除了中国领水主权所受到的约束。对于这种法律程序上的主权恢复活动。还是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是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领水主权回归正常状态的重要步骤。当然,新约的签订并不意味着中国领水主权的立即恢复。由于列强不愿意真正放弃原有特权,加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卖国,中国领水主权并没有得以完全恢复。新条约签订后,中国领水主权依然不是完整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国民党政权垮台。

—刘利民《民国时期中外新条约的签订与领水主权的部分恢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领水主权丧失的原因及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为恢复内河航运权做了哪些努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元朝时海路更加畅通。明朝开始海禁,然郑和近30年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由于仅为官方外交,劳民伤财,缺乏民间参与,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了。清朝更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到后来只许广州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贸易,海上丝路走向衰落。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二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有人将其同美国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从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和分庭抗礼的对立气氛。这个被冠以“欧洲复兴计划”的工程,明确将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既遗传了古人开古丝绸之路、追求交流合作的基因,又洋溢着涤荡冷战残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志向。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古丝绸之路纵横万里、跨越千年,关键在于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了欧亚大陆国家的整体繁荣和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海上丝路走向衰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与实施的目的主要不同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康熙十八年达1.6亿,至乾隆末,突破3亿。“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雍正元年,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帝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   在我国整个近代时期,园艺作物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闽粤地区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近代时期,纺织原料棉花的栽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中国是油料作物大豆的原产地,20世纪初占世界产量的80%,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抗战时期,大豆产量下降了11%。19世纪末,种植相当广泛的染料作物蓝靛,因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近代农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近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2018-06-09更新 | 7914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英国以外,在16到18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荷兰),法国西北部,德国等地的乡村手工业都有发展。这种乡村工业的主要部门是乡村纺织业,后来为冶铁业、制革、制皂等行业。在英国的维尔特郡,当本地羊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至少17世纪起,呢绒商就向北至林肯、东至肯特的那些郡收购原料,有时还到北爱尔兰收购,而产品都是运往本国乃至欧洲各地。在1640年,英格兰乡村劳动力参与工副业的平均比例大约60%。由于乡村人口广泛参与工业活动,致使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得以改观,西欧的由家庭从事的手工业生产逐渐被商人资本所支配,手工业者逐步变成工人,使传统的农民家庭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内制工业”。西欧的传统乡村工业,为产业革命和经济起飞准备了重要条件,被称为“工业前的工业化”(原始工业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乡村工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家庭手工业。特别是手工纺织业。但这种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原因却是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紧张的人地矛盾。作为副业的乡村手工业自始至终就是传统农业的天然和必要的补充,成为传统社会的乡村调节人地矛盾、维持生活的一条基本途径。中国的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达到一个顶峰,但中国却并未因此而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叶春辉《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欧传统工业发展相比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手工业没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因素。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徽商在鼎盛时期散布于全国各地,以致有“遍地徽”之说。徽商保持着聚族而居、立祠祭祖的习俗。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徽商有的从事长途贩运,有的落户异乡就地从事交易活动。明初,朝廷在延边驻兵,为解决军粮问题,号召商人输粮于边,率先响应。清乾隆年间,徽商吴鹏翔贩运川米沿江东下,恰逢汉阳灾荒,他低价抛售川米帮当地百姓度过难关。徽商赚钱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输资回乡办教育,让后代读书。在他们的资助下,书院众多,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学术更加繁荣。

——摘编自何定俊等《徽商历史作用初探》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商人组成商业公司,当时出现的“孔佩尔”和“毛恩”股份集团,阿尔贝蒂、佩鲁齐和美第奇等大银行和大公司是杰出的代表。当时商人群体中流行的格言是“尽量不要使你的钱成为死钱”,“行动迅速是财富的母亲”。西欧商人为了国际贸易的便利,组织商业公会,建立国际市集和国际市场。文艺复兴中后期,西欧商人积极参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当了西欧封建庄园体制的挑战者和掘墓人。

——摘编自陈华东《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商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徽商与西欧商人的经营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看待徽商与西欧商人的社会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

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体系形成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这是宋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

材料二   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渐渐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域空间的划分逐渐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人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一早在清末,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一处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

——摘编自王健伟《清末民初北京的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2018-06-06更新 | 3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三3月线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