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反映了唐代手工业者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内容出处
“永宁元年,掸国(今缅向东北)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阕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后汉书》
“从加那调州(今缅向丹那沙林,一说在孟加拉湾西岸)乘大拍,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吴时外国传》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循海而南,与交趾(今越南北部)七那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水昌《魏略》

A.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2019-11-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61次组卷 | 70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做简要评价?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2019-06-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019-01-30更新 | 3285次组卷 | 77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2018-06-09更新 | 7896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一中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
A.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2017-1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
年份农业两税茶、盐、酒、商等总赋税收入
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2321万贯1238万贯约3559万贯
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2762万贯2936万贯约5723万贯
神宗熙宁年检(公元1072年左右)2162万贯4911万贯约7070万贯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D.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吕氏春秋·重己篇》记载大力士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dān,尽),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juàn,牛鼻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与之大致同时代的是
A.田庄手工业发达B.铁农具的使用
C.曲辕犁得到推广D.郡县制普遍确立
10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6-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