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魏孝文帝下均田诏:“富强者并兼山泽……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这反映了均田制
A.利于抑制土地兼以缓和阶级矛盾
B.把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D.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收入的增加
2019-07-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南宋末元初,黄道婆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并汲取黎族人织“崖州被”的经验,织成的被、褥、带、毛巾等上面有折枝、团风、棋局、字样等花纹,栩栩如生,一时“乌泥泾被”蜚声全国。有元诗写道:“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这体现了当时
A.棉纺织业的发展
B.陶瓷业的兴起
C.丝织业的繁荣
D.冶炼业的进步
2019-07-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及其特点。
2019-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邮票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形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奴隶集体农耕
B.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
C.秦汉时期的耕耙耱技术
D.隋唐时期筒车用于灌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金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馨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91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13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
9 .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
2019-01-30更新 | 40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019-01-30更新 | 19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