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④“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上层建筑的变化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018-1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入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4 .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7 .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文明,据此回答:
①黄梅戏“董永与七仙女”“男女耕织”的剧情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什么?
②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开明的政治家为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
(2)古代中国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世界闻名。
①请列举古代中国三大著名的手工业行业。
②西汉时期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中国古代的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随着商业的繁荣,古代历朝都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①汉朝五都指哪五都?
②作为扬州人,你了解哪些古代赞美扬州经济地位的语句(至少举两例)?扬州繁华的原因是什么?
2012-06-01更新 | 10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工具,发明于唐朝并且用于灌溉的是(  )
A.B.C.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201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2周年。那么,请你判断,171年前,我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是(  )
A.资本主义萌芽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农业经济
D.工业经济
10 .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有(  )
①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商人的富贵
③农民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
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本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2-06-01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