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及其特点。
2019-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面邮票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形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奴隶集体农耕
B.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
C.秦汉时期的耕耙耱技术
D.隋唐时期筒车用于灌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高昌地区土地被收归国有
B.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2019-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谢灵运《山居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从此可以看出他的田庄
A.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B.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2019-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善于积累经验
D.提倡精耕细作
2019-04-16更新 | 561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金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馨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9-01-30更新 | 137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915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