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汉代丝织业相当发达,从文字、文物、外贸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下列信息对研究汉代丝织业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
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
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
2 . 晋商中的—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这反映出
A.儒家义利观制约晋商发展
B.商品经济催生出新的义利观
C.淡泊名利成就了晋商事业
D.儒家思想影响晋商经营理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图为高中历史课本插图《浙海关商照》,其中可辨认文字有“通船人名册”“实”“乾隆”“廿五”“巡抚浙江部院”“行”。据此推理,它
A.是乾隆帝颁给民间商人的海船营运证
B.是清朝时外商递送给浙江巡抚的照会
C.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
D.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
4 . (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王世懋曾任江西参议,他在所著《二酉委谭》中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江西饶州府浮梁县,科第特盛。离县二十里许,为景德镇官窑设焉。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以分守督运至其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此材料可说明(   
A.民营手工业已经占主导地位B.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缓慢发展D.手工业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
5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依旧占主导地位
B.男女在耕织上的分工方式有所改变
C.传统的男尊女卑社会秩序有所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村社会分工
6 . 下表最能体现
时期春秋战国唐宋元明中叶后
发展出现逐渐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B.民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D.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
7 .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A.频繁更换工种,择业自由B.为官方工作,且职业世袭
C.工作不稳定,是临时工人D.精通各种技艺,能力出众
8 . 美国学者西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中国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其效率是很高的……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
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
9 .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封建国家为了与地方豪强大族争夺劳动人手,打击和限制豪强大族势力,使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转而衣服于国家并与国有荒闲土地相结合,从而向封建国家交纳租调,提供徭役。封建国家这样做的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B.土地兼并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C.有利于组织农民开垦荒地
D.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0 . 历史学家黄宗GDP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经到了极致辉煌时期。中国的GDP在晚清时期甚至达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解读,其中最准确的是
A.晚清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较大
B.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但经济总量下降
C.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且经济总量上升
D.晚清经济的增长是以传统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2016-01-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等四校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