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图为《欧洲运人中国白银数量图》。图示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A.工场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B.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往来较多
C.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D.政府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
2016-05-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卷
3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2022-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D.经济发展不平衡
2019-01-30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之际,齐、赵、魏等以自利,纷作堤防。大水时至淹没,则更筑堤防以自救,以致壅塞日甚。……列国兵争,引水决灌又为一端。……直到东汉明帝时的王景手里而河患遂绝。迄宋代,并不见危害中国……
宋代河患,亦有其前兆,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而五代兵争,决水行军之事又屡次见到。两百七十余年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农业状态日益变坏,水道沟洫自然只有破毁而没有兴修。……又兼明清两代政治之腐败,河工之浪费与黑暗,更益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及至认为黄河十年一渍决,百年一改道,是理当的事;黄水之来,只有共工、伯鲧的高筑堤防,是唯一的办法。
——钱穆《水利与水害(上篇:论北方黄河)》
《资治通鉴》开篇言道:“初(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建为诸侯。”司马光把此事件划定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

        图1 三家分晋                                                    图2 北魏与宋对峙

     图3   隋朝大运河                                                图4     南宋与金对峙
材料二 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材料三 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利用海岸线长、港口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产业,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攀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开展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海尔、海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逆势发展在为一大亮点。2009年山东省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
材料四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既遵循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效果非常明显。
(1)归纳“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的原因。列出党和政府为综合治理黄河水患成立的机构和修建军的水利枢纽工程。
(2)阅读材料一图片,分别说明图片的各历史时期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8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经营方式的变化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经济结构的变化
7 . 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
8 .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C.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D.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9 . 下面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围绕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A.农耕区的不断扩大使天然植被被破坏
B.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C.汉朝以后农耕区的迅速扩大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有关
D.该图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2016-11-27更新 | 9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10 .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

①市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④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