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发展速度高于黄河流域B.畜牧业与农业区域分布界限明显
C.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出现了分离
2 . “以图证史,解读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下图为1999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邮票。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进步
D.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019-07-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练习:专题一测评
3 . 如图是湖南出土的古洞庭郡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人名。下列对该秦简解读较合理的是

①秦朝赋役管理比较严格   ②秦朝地方基层机构是“里”
③侧面反映秦朝文字统一   ④男户主需缴税,女子不用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对图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此生活场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图中生活以土地国有制度为前提
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
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解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商业发达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7 . 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可看出经济重心的转移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性
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三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四是西汉时期海昏侯刘贺曾发行的五铢钱
2019-01-30更新 | 108次组卷 | 20卷引用: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专题练习卷
9 . “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依然沿袭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B.正确处理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
C.这种思想符合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
D.这种思想促进了中国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2018-03-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
10 . 近年考古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墓,出土有两枚印章(见下图),还有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精美器皿大多出自田庄手工业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