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对外贸易内容与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政治色彩浓厚的朝贡贸易,繁荣的外贸要求规范的管理。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在广州设立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职官——市舶使。市舶使也称“结好使”,其地位与作用类似于清朝的“海关监督”。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对外国船只征收的吨税),禁珍异,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但“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通。不得重加率税”。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为了加强对日渐繁盛的对外贸易的管理,并增加外贸税收,宋朝开始制定专门的对外贸易法规。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制定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独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法规——《广州市舶条法》。该条法作为广州市舶司运行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包括提举市舶司的职责、贸易管理、外商保护等具体规定,已经具备一定的系统性。该条法虽然是针对广州市舶司制定的,但由于“令全国各口岸城市市舶司执行”,因此促进了宋代对外贸易管理法制的整体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腾伟《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市舶使的职能并分析其设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时期外贸管理的特点。
2022-11-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因现实需要,官方成立专门的纸币发行れ构“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固定面额,以铁钱作为发行的准备金,规定了每张交子的使用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宋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和军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增印纸币,准备金却不足,同时将交子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四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高涨,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交子甚至贬值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摘编自郭政《试论宋朝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三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出现物价飞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自汉唐至两宋,单一农业经济逐步转型为农业和工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初,北方作物的大规模南移和占城稻的引进推广,在耕作制度上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可以接续栽种,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战国秦汉以来,投入流通的大宗商品以套侈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豪富集团,除盐、铁等少数特种商品外,基本与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两宋市场上的商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玉等高档套侈品,二是农具、手工业用具等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城郭镇市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常品,其中第三类所占比重最大。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三   城市格局和城郭限制的打破,深刻地揭示了宋代都市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城市较前代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尤以大城市为甚。

——漆侠《宋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代商业中商品构成和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时期城市商业兴盛的表现。
4 . 下表是世界各地区的农作物起源分布表
种类起源地区
非洲亚洲美洲
谷类作物水稻、珍珠粟、高粱大麦、小麦、水稻玉米
豆类作物豇豆蚕豆、豌豆、扁豆扁豆
其他作物南瓜、西瓜、葫芦、
棉花
黄瓜、茄子、葡萄、
甜瓜、亚麻
凤梨、南瓜、番茄、
可可、烟草

——摘编自李继东《非洲农业的起源和贡献》


据表可知
A.亚洲较早进入农业文明B.非洲文明曾经领先世界
C.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美洲文明演进非常缓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冬,平定于763年。在此8年间,战火燃遍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地区。河北为首难之地,“农桑井邑,靡获安居,骨肉室家,不能相保”。东都洛阳附近“东至汴、郑,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其时“两京蹂躏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875年,王仙芝和黄巢分别在今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发动起义,中原大震。黄河流域的人民不得不又一次向南方迁徙。今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市吸收了大量的移民。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南方的九国中,只有吴越和吴两国的统治者是南方人,南汉是早期移民的后裔,其他六国的统治者都是唐末五代迁入的北方移民。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时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人口迁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1-11-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