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2 道试题
1 . 唐宋时期人均流通钱币量,752年约6钱,995年增加到17钱,1080年则是212钱。这一现象促使
A.农业投入增加B.商品经济发展C.边疆贸易增长D.国家财政充足
2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A.“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B.“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C.“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与前代相比,宋朝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以下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门第观念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放松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江南地区政局相对安定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仁宗曾经下诏,自今后佃户若要迁徙,不需要地主同意并出具凭证,只需双方于“每田收毕者,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如若地主无理阻拦,佃户可请州县政府评理。据此可知,当时
A.劳动力商品化的趋势明显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地主盘剥佃农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政府致力于抑制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这说明当时东京城
A.商帮大多聚集于此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C.市坊界限已被打破D.市镇经济颇为繁盛
10 . 《韩非子》记载:“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本事”专指农业,“末作”专指商业B.为此后大多数封建统治者所继承
C.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稳定农业生产D.促进了古代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