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8 道试题
1 .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020-09-18更新 | 38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开学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两幅示意图,从图中反映出的主题是

A.政府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B.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脆弱性
C.西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江南地区普遍推行曲辕犁
3 . 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移民成边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C.隋唐之际北方战乱D.安史之乱北民南迁
4 . 《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尉缭子·治本》载:“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此材料体现出
A.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D.商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7 . 战国时期,秦孝公“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从法律上宣布废除井田制。这一措施
A.巩固了周王室的执政基础B.使井田制在各国彻底废除
C.在秦国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 . 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的一座都城。它是唐代社会发展的缩影。下列对唐代长安城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长安的市已经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②长安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③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是世界性大都会
④长安城内设有管理草市的机构市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中国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古代中国朝代更替频繁
C.土地私有制的长期存在D.实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
10 . 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明朝时期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朝更是多达3234处。这从根本上说明明清时期
A.水利建设最为繁荣B.灌溉技术不断创新
C.重农政策得到贯彻D.水运交通有所发展
2020-09-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