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从汉朝开始,我国古代牛耕经历了由二牛三人方式到二牛一人方式,又由二牛一人方式到一牛一人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后逐步推广。这种演变反映出
A.牛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
B.北方农业人口因战乱不断减少
C.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革命性变化
D.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我国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A.商朝人善于经商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宋代商业比较活跃
D.明代徽商与晋商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器使用
B.筒车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水排的使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2019-04-16更新 | 12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A.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D.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2019-04-05更新 | 53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短暂开放。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对中国进行的渗透(“洪任辉事件”),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广州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表明
A.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B.通商口岸带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
C.中外民间贸易往来全面放开
D.它实质上仍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10 . 韩国学者崔致远(857—卒年不详)在中国生活多年,他在《请巡幸江淮表》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江淮为富庶之乡,吴楚乃繁华之地……扬都奥壤,桂苑名区;四夷之宾易朝天,九牧之贡无虚月。”他所处的朝代以及材料中提及的城市可能是
A.隋朝长安
B.唐朝扬州
C.北宋东京
D.明朝苏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