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下列生产工具或劳作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出现了人们用纺车纺纱的场景
②出现了灌溉工具筒车
③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④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市民文化兴盛。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D.农业生产商品化
3 . 下表是世界各地区的农作物起源分布表
种类起源地区
非洲亚洲美洲
谷类作物水稻、珍珠粟、高粱大麦、小麦、水稻玉米
豆类作物豇豆蚕豆、豌豆、扁豆扁豆
其他作物南瓜、西瓜、葫芦、
棉花
黄瓜、茄子、葡萄、
甜瓜、亚麻
凤梨、南瓜、番茄、
可可、烟草

——摘编自李继东《非洲农业的起源和贡献》


据表可知
A.亚洲较早进入农业文明B.非洲文明曾经领先世界
C.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美洲文明演进非常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晚明时期,突然出现一大堆模仿《论衡》《世说新语》的书。这些书基本上就是宣扬人性的解放,突出个人的性格。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这两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大
C.印刷术的新发展D.百姓识字率的大幅度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一些地区开始有了“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B.区域商帮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
6 . 自然经济下的商业与城市

材料一   刘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南界大淮,左右淮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裹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

一一摘编自顾祖禹《论史方舆纪要二十九》

材料二   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

一一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

材料三   清末民初的扬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批重要的现代脑力劳动者,形成了专门职业阶层,这是扬州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象征,包括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当然,黄包车夫、挑水工、轿夫、船夫、女佣等在当时的职业中也占一定比例。

——摘编自朱煜《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池所起的主要作用。
(2)材料二中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
2022-02-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材料题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地主阶级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强化
C.自耕农阶层在曲折中逐渐发展壮大D.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指什么?“本”指什么?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
21-22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
10 .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推动各国变法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B.法家思想的推动C.阶级关系的变化D.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