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使北方趋于平静
3 . 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2019-08-14更新 | 525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叶茵《田父吟》:“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B.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艰难发展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剥削使农民生活贫困
6 . 唐代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下散。”据此可知,唐代
A.商业活动受到限制
B.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重农抑商观念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2019-07-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代以前,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都是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唐代开始出现了临时雇佣工匠,双方两厢情愿,公平交易。宋代的工匠多系募雇而来,官府按当时的通行标准付给工匠工资。这一变化
A.动摇了官营作坊垄断地位
B.利于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根据下表信息能够确认的是
记述或发现来源
伏羲氏“化蚕桑为繐帛”传说
禹合诸侯于涂山(位于今安徽蚌埠),执玉帛者万国《左传》
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四千多年前的丝带和绢片考古发现

A.伏羲氏发明了丝织技术
B.安徽是我国古代政治中心
C.我国的丝织业历史悠久
D.浙江是我国丝织业发源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