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福建曾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明代“自海禁严而闽贫矣”。由此可知,明代实行“海禁”
A.断绝了对外贸易活动B.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强化了传统重农政策D.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24更新 | 983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第二高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_______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
A.井田制B.均田制C.两税法D.募兵制
2021-06-24更新 | 867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第二高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021-01-25更新 | 342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究竟什么是第三条   道路……美国总统克林顿则认为,第三条   道路是一种在企业、劳动者、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新的混合型自由市场竞争经济之路。克林顿首先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他主张的第三条道路的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卷》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

——据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122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克林顿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概念,他认为应如何处理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他执政时期美国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3)材料三中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是如何认识的?这一认识在党的十四大决议中有何体现?
2021-01-02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墨子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小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安定富足D.技术领先
2020-02-04更新 | 31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果想要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要求的外景地是
A.半坡遗址B.姜寨遗址C.二里头遗址D.河姆渡遗址
2020-01-1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7更新 | 44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中期两税法实行之前因为赋敛不时,关中地区的农民只有出卖部分农产品,买回部分交纳赋税所需的农产品。这说明当时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
B.农民出售剩余劳动产品
C.农民的部分农副产品成为商品
D.农民出售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2019-08-14更新 | 525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