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初期的赋税主要以土地税与人头税为主,到唐朝中后期,变为以土地税和户税(财产税)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越来越依赖财产税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加剧
D.赋税制度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
2018-12-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以适应服役、纳税的需要。后世基本都有诸子均分家产的法令。该现象
A.表明宗法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体现了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4 .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承重D.农耕经济的落后
2018-04-18更新 | 17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隋炀帝曾令西域至洛阳商路上各郡县迎送外商,免费供酒肉百戏,得费远不相偿,而赴外使臣更是大量无端地赠礼,赔尽钱物。这表明当时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
A.体现了中外地位的平等
B.追求消费性贸易利润
C.服务于王朝的政治需要
D.注重交易的经济效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以后,陕西各地县志对城乡庙会的记载多附于“市集”之后。以下是根据资料整理的《清末大荔县城乡庙会分月统计》表,这反映出城乡商业(        
A.注重保障农时B.以季度为周期C.受到时间限制D.以农业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官营铜镜上的铭文格式通常是“铸鉴局监督某官营作坊工匠制造”,如“湖州铸鉴局乾道七年铸铜监(押)铸造工匠石八乙”;偶有带私人作坊名号的官营作品,如“湖州铸鉴局乾道八年铸炼铜监伟,石家”。这说明南宋官营手工业(        
A.受到民间手工业强势冲击B.管理较为松散
C.完全垄断手工业品的生产D.控制商业经营
8 . 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期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2016-12-12更新 | 30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罗甸县高平实验中学上学期高三月考试题
9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1次组卷 | 8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2016-11-27更新 | 1032次组卷 | 3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