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西汉末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
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2021-06-08更新 | 11417次组卷 | 72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32次组卷 | 151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2022-06-08更新 | 641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20-07-08更新 | 13435次组卷 | 119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635次组卷 | 220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2021-07-08更新 | 7661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591次组卷 | 86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2023-12-16更新 | 1980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019-06-08更新 | 11988次组卷 | 165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06-08更新 | 11955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