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并入田赋按土地大小征税:取消力役,以官府雇佣的形式代替;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改革后使无地的百姓缴纳税款的负担减少,地主官绅缴纳的税款增多,也遏制了土地的兼并。这说明,一条鞭法(     
A.平衡了税收负担促进税负公平B.强化了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C.取消力役徭役减轻了人民负担D.实质是对赋税承担者重新洗牌
2 . 如图呈现的织布、酿酒、舂米、车马、武器和饲鸡等场景,出自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家居图》。该画像石中的场景可用来说明汉代(     
A.已出现了原始手工业和畜牧业
B.家庭手工业门类齐全技术一流
C.田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况
D.都市商业繁荣商品交易规模大
2022-07-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初,纸币宝钞作为法定的货币,然后铜钱、白银、宝钞兼用,明末又推行银两制,白银便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一转变能够说明当时(     
A.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4 .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逐渐过上定居生活,而定居的人们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则有强烈的要求。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许多距今六七千年的村落遗址中,都发现了专门的制陶场所。这些发现可以说明,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A.扩大了村落居民贫富差距B.使原始人类逐渐走向定居
C.源于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D.得益于跨流域的文化交流
2022-01-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明史·舆服志》记述:1381年明政府规定“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1506年又“禁商贩、仆役、倡役、下贱不许服用貂裘。”1521年还规定“商贾、技艺之家器皿不许用银。”康熙时纂《江西志卷172》记述: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杂税,如康熙年间江西南昌、饶州、吉安、抚州四府,原先“岁额无多”,但“有司假以侵渔,吏胥又从而苛之,多征且至一二十倍”。

材料三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多。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来购之。故郡城西郊广开袜店百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营生,日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一便民之新务”。(注:所谓暑袜,就是夏天所穿较为轻薄的布袜。)


(1)据材料一,雍正是怎样划分“农工商”地位的?指出其如此划分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明、清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商人的?
(3)材料一、二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经济原则(观念)?指出这一原则(观念)开始确立的标志性史实。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新生产关系?这种新生产关系是如何运作的?从经营者、生产者、生产过程几方面简述。
(5)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新生产关系”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21-07-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宋代开始,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引发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越来越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商品流通和销售过程来看,流通性商业、批发性商业和零售性商业互相结合,使城市商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如北宋开封“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皆羹店、分茶等”,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在宋代,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农村向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劳动力等;同时,城市手工业发展成为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农村输出更多的手工业品和加工品。此外,商品流通规模大幅度增长。这不仅表现为行商贸易额的扩大;还体现于大量商业市镇,不定期市场集会的星罗棋布。

——摘编自丁雅《从<夷坚志>看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工商业自身的特殊结构的原因,也有来自农业经济的抵制和排斥,更有来自国家政权的限制和扼杀。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自然经济形式和国家政权力量的限制,而且尤以政权力量的限制为盛。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强力阻制,手工业生产和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始终难以得到发展和壮大。而自然经济和国家政权其所以能够以绝对的压倒的力量,阻碍和限制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总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完全一体化的社会总体结构形式。

——摘编自郑世明《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停滞性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因素。
7 .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明朝中期,有关开海禁海的斗争由地方达到中央。这说明,明中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有句俗语“无徽不成镇”,按照近代文学大家胡适的说法就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这里的“徽州人”指的是
A.吃苦耐劳善于经营的徽州商人
B.熟练使用曲辕犁的徽州农民
C.掌握先进技术的徽州手工业者
D.十年寒窗苦读的微州文化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