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自宋以后,江南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的人口不断迁往全国各地。他们每迁移到一处,往往能发挥江南人的巧思和才智,从而成为地方社会中的显赫角色。这一人口走向(     
A.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发展B.对迁入地的发展颇具影响力
C.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繁荣D.体现出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2 . 阅读材料,宪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朝雍正帝说: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乡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致坠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刘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向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卒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世家实录》卷57

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对农工商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017-09-2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三中学、蓝天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3 .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单位:每公石公分银)

年代中国的小麦价格英国的小麦价格
1701—1710
1711—1720
1721—1730
1731—1740
1741—1750
1751—1760
1761—1770
1771—1780
1781—1790
1791—1800
25.20
24.17
23.34
26.16
29.88
42.74
44.96
29.73
42.01
51.29
65.20
68.21
61.60
55.76
46.08
63.05
73.44
84.19
88.21
138.56

材料二

——材料一、二均摘自《中英经济对比》

(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后50年间,中、英两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英两国的社会实际,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英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7-07-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