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2018-12-16更新 | 3823次组卷 | 33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太宗本纪》记载,宋朝雍熙二年九月赵光义“禁海贾”;明《续通考》记载:“凡外夷贡者,……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清圣祖实录》载康熙帝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南巡时,见船厂问及,咸云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这些记载
A.属于官修史料不足为信
B.说明宋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
C.无法确证古代外贸政策
D.证明康熙时期鼓励海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2017-11-12更新 | 1751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单位:件),此表可以证明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西汉

238

54

13

47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的约定。材料反映了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
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謇“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 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 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资、行政费用的需要;当时有人一次就买丝25公斤、金0.5公斤,也有人一次买香料286公斤。这一记载反映出唐朝时的吐鲁番(  )
A.成为西域军资、行政中心
B.盛产丝、金、香料等物品
C.成为东西方商业交流中心
D.收税成为行政事务的中心
8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有利于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
C.客观上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D.是政府抑制兼并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出现繁荣B.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D.国家钱币规范化
2017-05-08更新 | 1037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基础过关练)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C.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017-03-03更新 | 1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