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开始实行该赋税制度B.该制度实施前提是均田制的推行
C.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以庸代役剥夺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2021-02-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六日,清政府令各省“凡市集落地税,其在府、州、县城内,人烟凑集,贸易众多,且官员易于稽查者,照旧征收,但不许额外苛索,亦不许重复征收。若在乡镇村落,则全行禁革,不许贪官污吏假借名色,巧取一文”。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清政府的商业政策较为灵活B.私营工商业受到严格控制
C.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D.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3 . 某校将针对《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进行整体性专题研究,请你为此拟写一个最合适的的论题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得益于农耕文明
B.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C.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
D.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转型体现明显殖民性情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期,齐国市税为总货值的2%,关税为总货值的1%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2020-1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呈现了有关唐宋时期手工业的部分记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唐宋时期(     
内容出处
唐代宋州(今河南商丘)何明远家有织机六七百张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
“孤城(今浙江金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织机)”北宋欧阳修《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
“谓之陶四翁,开染肆,尝有紫草来,四翁乃出四百万钱市之”南宋施德操《北窗灸輠录》
宋代全国机户当在10万户上下,占总户数的0.5%~0.7%当代学者漆侠《中国经济通史》
A.新的经济因素已在孕育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异变
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文献记载严重脱离实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辽宋夏金时期,大体上,可以把淮水、大散关连成—条线,全国的经济区可以以这样一条线为对称轴: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北不如南;从走向看,南与北的经济发达区,大多靠近这条轴线;离这条对称轴越远,经济则越落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仍是从中轴线向四周推开,只不过是中轴线向东南偏移了。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政治中心开始东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区域经济差异较大D.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021-12-0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汉朝时期我国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已出现南移趋势B.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居于领先
C.华北地区的农业结构单一D.汉朝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2021-01-0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南齐书》就专门提及此职;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的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对“市”进行专门的管理始于汉代
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五代之后政府开始放弃对“市”的监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表》(收入单位:万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国家专卖)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48.4868.828:72
A.征榷收入增长说明抑商政策有松动B.农业税比例下降说明农民负担减轻
C.非农业税比例增加导致商业日益萎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赋税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诗词或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