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晚明时期,突然出现一大堆模仿《论衡》《世说新语》的书。这些书基本上就是宣扬人性的解放,突出个人的性格。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这两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大
C.印刷术的新发展D.百姓识字率的大幅度提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47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压轴卷)历史试题
3 . 世界各地先后培育出不同农作物。下列属于中国首先培育的是(     
①玉米               ②粟                    ③小麦                         ④水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2-03-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表明北宋
A.商品经济繁荣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新教材)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元年间,唐朝达到盛世,但从均田制等制度层面看,也开启了衰败的肇端。《新唐书·食货志二》指出:“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宋人刘怒认为:“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唐朝官员队伍增长速度又特别快,贞观初期朝廷正式官员仅643人,到开元时已增至18000多人,天宝年间,均田制最终走向了崩溃。

——摘编自陈忠海《唐朝均田制的兴与衰》

材料二:通过对上一阶段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总结,中共“六大”会议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以及《农民问题决议案》,对1927年1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实施的“没收一切土地”政策进行了改变,进一步制定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只“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摒弃了1930年以前共产国际的意见和苏联“土地国有”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将“土地国有”发展为“土地农有”,经过各根据地的实践,最终于1931年春解决了地权问题,标志着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初步形成。这条路线可概括为“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黎林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均田制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1年土地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土地政策对当代制定土地政策的启示。
8 . 据史料记载,17世纪初,“我吴(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反映出当地
A.社会矛盾尖锐B.农耕经济衰退C.手工经营废弃D.雇佣劳动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繁荣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是
A.丝织业B.印刷业C.造纸业D.棉纺织业
10 . 1755—1757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下令,欧美国家的商船“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这一对外政策的长期实施
A.断绝了中外一切经济往来B.有效抵御了西方国家经济入侵
C.丧失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