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477次组卷 | 2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1567~1644年),在东亚海域,东来的西欧殖民者为争夺中国商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商业竞争:西班牙殖民者以(菲律宾)马尼拉为基地,把墨西哥银圆经大帆船贸易航线载运来换取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葡萄牙殖民者则利用留居澳门的优势,把中国商品转运到日本、马尼拉等地以牟利。此时在中国国内,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海贸易,于是大量的贸易船涌向海外,使当时的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材料二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于17938月至10月在北京访问期间,即向清朝提出要求:一.请允许英国商人前往舟山、宁波和天津等港贸易……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商馆;三、要求清朝给予舟山附近未设防的一处独立小岛,作为英国商人存贮商品的场所;四、要求仿照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先例,请给予广州或澳门附近的一处地方,以便英国商人自由居住;五、要求清朝废除对英国商人征收的自澳门至广州之间的货物通过税;等等。

——摘编自陈尚胜《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中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并简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英国对华主要经济诉求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021-06-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贵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