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唐代长安城示意图

图2 北宋东京城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有关唐宋都城布局及功能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6-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人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中说“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市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互市。”据此可知
A.明朝政府取消海禁政策B.明朝始设市舶司
C.外夷朝贡带动民间贸易发展D.明朝海外贸易繁荣
2021-06-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朝时期,土地买卖、典当等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说明
A.土地兼并获得合法地位B.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社会成员实现了自由平等
4 . 下表反映了北宋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太平兴国五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25
元丰元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
崇宁元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

A.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B.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江南开发促进劳动力增长
2021-06-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5 . 宋代以前还存在着若干人身依附色彩较强的贱民阶层,例如,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到了宋朝,奴婢“类比畜产”的提法已被认为“不可为训”。私家奴婢明显出现了向雇佣劳动制演变的趋势,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C.手工工场的普遍建立D.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6 . 据《隋书食货志》载:晋自过江后,凡买卖奴婢、马牛、田宅,凡有契据者,所值一万钱,官府抽商税400钱。由卖者出300钱,买者出100钱。如无契券,则随物估值,亦收百分之四,宋、齐、梁、陈无不如此。此现象反映了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C.商品经济发展活跃D.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2021-06-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南宋时平江府的直塘市和横金市都有颇具规模的米市,有的米商“贮钱米万计”,商人张子颜一次就从设在横金市的仓库中拨出储米2500石资助军队;同府吴县吕山市有远近闻名的药材市场,汇集了各地各类药材,“金石草木之英,象犀龙麝之珍,鸡首稀苓牛溲马勃之贱,皆聚而有之。”这说明此时江南
A.区域生产单一化B.确立全国贸易中心地位
C.集市发展专业化D.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8 . 据统计,考古人员在河南、河北、江西、陕西等七省三十多个地点发现近二百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包括开垦土地、中耕除草、收割庄稼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所必需的农民具,相当部分农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出现于商周时期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己用于农业生产
D.青铜农具提高了小农经济效率
2021-06-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木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
B.区域间长途贩运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D.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021-06-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鬼市子”的出现反映了
A.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时间B.农村自发的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C.政府对商业交易活动监管放松D.地域性商人群体扩大经营范围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