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3 道试题
1 .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城市。经济重心南移后,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2021-03-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南京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21-03-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明代一位贩卖古董的人,有一天非常开心,因为收购了一件珐琅彩瓷器。
2021-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以对抗政府、互助自保求生存,如徽商和晋商等。
2021-03-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年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康熙年间,苏州城内有布店76家,苏绣商店108家。松江府有数十家布商采取“布店在松,发卖在苏”;《魏塘竹枝词》亦有“织成不让丁娘子(松江丁氏,擅弹棉织布),只待苏松抄布船”之吟。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手工业专业化分工明显B.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长途贩运贸易十分活跃D.形成以苏州为中心的市场网络
2021-03-09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21-03-05更新 | 49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必修)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海上佑护女神。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朝廷赐庙额“顺济”给妈祖,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认可。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朝廷赐妈祖“灵惠妃”的称号,妈祖完成了从地方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这从侧面印证了两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海外贸易繁荣
C.北方民族压迫D.儒学信仰动摇
10 . 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