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如图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西周康侯簋。内部24字铭文记述了它的由来,其大意是:“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沫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关于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记载了周伐商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B.铭文作为书法字体之一富有图案美
C.祖宗祭祀体系是周朝礼制重要内容
D.它与后母戊大方鼎属于同一个朝代
2021-05-12更新 | 36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A)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春秋晚期的牺尊,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它体现了贵族的奢靡生活B.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当地的牛耕技术广泛应用D.牲畜驯化影响了政治生活
2022-05-12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它是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接受其经理雷履泰建议,在清道光年间全国首创的票号,具有现代银行的雏形”。对这家票号的创办解读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晋商扩张商业版图②体现了私人金融机构的发展
③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满足了平遥兑汇业务的需要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四川大邑县出土的东汉《丸剑宴舞画像砖》。图中左上方端坐着一男一女,男子头戴冠帽,女子梳着双髻,二人面前摆着两个酒樽,正在悠闲地观赏面前的杂要。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B.妇女地位的显著提升
C.审美观念的深入人心D.异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2022-01-24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统治者决策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浸入其器物。”
汉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盐铁官营专卖“于国诚便,帝然之,有诏施行”。
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如故……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A.汉代放弃抑商政策B.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C.工商业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D.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6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井田制具有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特点
B.井田制推行初已分为公田和私田
C.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私分明以公为主的特点
D.战国时期公田之外开始出现私田
2021-03-22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新高三历史开学考试试题(统编版)-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耕地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公斤/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1038
16501233505532.040.01095
17502607410048.060.01544
182038110858559.073.7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D.世界市场助推粮食增产
2021-03-1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康(今南京),其市场的设立已不完全严格按照传统的“面朝后市”的格 局,而是沿秦淮河排列开来,从城市的空间分割上打破了以前规整方正的格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已实现南移
C.源于孙吴时对建康奠定的基础D.建康已经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汉初尊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历经七十余年,给汉武帝留下不少遗产。一方面,“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廩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另一方面,“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滥,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奴绝和亲,侵抚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据司马迁《史记》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无为而治”给汉武帝留下了哪些历史遗产。

材料二 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魔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统言采山教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成湖均需”。“州那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捕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调整商业政策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清朝的田赋和商税统计(1776年一1911年)


阶段 时间 田赋 工商税总额 对赋税结构的解读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第一阶段 1776年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年42,293,2827613,030,58924
第二阶段 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51,999,6754466,323,10056
第三阶段 190357,269,1943892,143,42262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
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
税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摘编白林满红《银钱: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仿照第三阶段对前两个阶段的赋税结构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明中后期
东部西部东部西部
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
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
收支相抵—14.38两—6.5两+3.75两+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1-06-01更新 | 124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